楼市溢出效应下,二线房价怎么走?
回头看下,去年的这一波疯涨。我们不难发现:先是一线城市疯涨,接着二线闻风而动。也就是说,在这一轮大幅上涨的二线城市部分是承接了一线城市的溢出效应,比较典型的如深圳对惠州和东莞的溢出。
人口流入量是影响房价的关键因素。从人口流动来讲,省会城市或区域核心城市往往是迁徙者的第一目的地,其次才是北、上、深等一线城市。因此,即使处在人口净流出的大环境下,这些城市依然能把握住产业和人口的机遇。
也有研究者将东部二线楼市特征称为“类一线城市”,这些城市具备一定的经济规模、区域吸引力强、供需关系相对紧张,因此其成为购房者竞相追逐的对象并不奇怪。
总之,投资二线楼市要综合考虑这几个方面:城市的人口、资金是否还在持续流入中,教育、医疗条件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,也要看新兴产业是否在聚集,特别是第三产业占比是在否增加,东北的工业城市要小心。二线城市供过于求,楼市长期低迷的一定要谨慎,有的二线城市规划新城多,切记远离主城的新城别轻易碰。
北上广周边的房子能买吗?
同样,一线城市的溢出效应对其周边房价的影响更为直接。之前,所谓的专家学者都曾给过房地产去库存的方案,不过回头来看,大城市的辐射和溢出效应是去库存再好不过的方式,通过中心城市的超预期上涨,带来辐射和溢出效应,进而改变社会对房地产的预期。这远比行政化的刺激手段来得更直接。
疯长之后,环京区域实行限购政策,楼市迅速降温,房价短期也很难上演此前疯涨的场景。接下来,我们会看到,一线周边此前出台的限购措施对其楼市的影响越来越显现。当然,首先任何楼市的限购措施,都不是刺破楼市泡沫,限购措施会使房子的成交量下降,随之出现成交价下跌。
那么在这波楼市调整效应下,二线房价又怎么走?
上海和广州也没有逃脱二手房销售价格下降的趋势。以上海松江新城一套147平方米三居为例,该房源今年11月12日挂牌,近两周降价一次、降价17万元。负责该房源的张姓中介告诉时代周报记者:“还可以谈,还有优惠空间。”广州剑桥郡的一套102平方米三居最近更是降价频繁——近两周降价3次,降价幅度达10万元。多位广州中介也表示:“价格可谈。”
但还是那句话,如果有真实的住房需求,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哪怕是一线周边的房子该买还得买,不用太在乎短期的房价波动。
(部分数据来源网络,读者对数据有疑问的可到相关权威部门查询,文章仅供参考不做引用,未经本站同意禁止转载)